“安全是一切”,雷军身着灰色西装,在6月26日晚的发布会上掷地有声。小米首款纯电SUV——YU7正式亮剑,标准版25.35万元、Pro版27.99万元、Max版32.99万元的价格,直接杀入特斯拉Model Y腹地。
价格与定位:刀尖上的舞蹈
小米YU7(图片|配置|询价)的定价策略堪称精准狙击:
- 标准版25.35万元:单电机后驱,CLTC续航835公里,终结里程焦虑
- Pro版27.99万元:双电机四驱,4.27秒破百,标配激光雷达
- Max版32.99万元:性能怪兽,3.23秒零百加速,双腔空悬加持
这一价格带直插Model Y焕新版(26.35万起)的心脏,却给出了越级配置。
全系800V碳化硅平台+96.3kWh大电池,15分钟补能620公里,比特斯拉V4超充快40%。
车身尺寸更是全面碾压:4999mm车长、3000mm轴距,比Model Y长出202mm。

硬核配置:堆料狂魔再进化
激光雷达全系标配! 这是25万级市场投下的核弹。
YU7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,算力达700TOPS,出场即支持城市NOA(年底开通)。
座舱内,1.1米天际屏颠覆传统交互
三块Mini LED屏通过曲面投影技术,将导航、娱乐信息悬浮在前挡风玻璃下方,108PPD超视网膜清晰度烈日下依然清晰。
细节处见真章:
- 双零重力座椅支持123°躺倒+10点按摩
- 4.6L车载冰箱容纳6罐可乐
- 36处收纳空间+1970L最大容积
安全更是重头戏。2200MPa超强钢打造“内嵌式防滚架”,车身扭转刚度高达47610N·m/deg,比百万豪车更硬核。
暗藏玄机:高光下的阴影
溜背造型埋下隐患:
尽管轴距达3米,但1.85米乘客在后排头部空间仅剩3指,远逊于理想L7的一拳余量。
智驾策略偏保守:
实测显示变道逻辑谨慎,加塞场景需人工接管,算法成熟度暂不及华为、小鹏。
北方用户需警惕:
-10℃实测续航达成率81%虽优于Model Y,但-20℃环境下仍可能腰斩,依赖第三方充电桩功率打七折。
首批车主还反馈品控风险:车门异响、玻璃瑕疵等小毛病频发,小米的品控体系迎来大考。
市场冲击波:重构游戏规则
预售数据已显锋芒:72小时订单飙至2.3万辆,65%用户选择双电机版。
花旗报告预测,YU7月销若破8000辆,将切走Model Y市场15%的份额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产业链——
比亚迪开放兆瓦闪充技术,华为加速布局液冷超充桩,中国新能源阵营正以技术同盟对抗特斯拉的孤军奋战。
谁该入手?谁该观望?
- 性能党与科技控:Max版3.23秒破百+天际屏+激光雷达,32.99万值回票价
- 家庭用户:谨慎评估溜背空间,等8月实测再决定
- 北方车主:-20℃续航仍是痛点,混动车型或许更稳妥
25万的价格,百万级的野心。小米YU7以835公里续航和全系激光雷达改写规则,但真正的战役——品控、智驾、充电网络——才刚刚开始。市场终将检验真理,而你的需求,才是唯一答案。